湖北女孩捐獻五個器官六人得救 創國內兩項紀錄 [日期:2005-10-14]來源:千龍網 作者:[字體:大 中 小]
一位捐獻者,五個器官,六人得救。金省的生命在遭遇不幸之后繼續在世間延續,人們在感動的同時,又一次看到了器官(遺體)捐贈的巨大作用。 隨著當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人類遺體器官的充分利用,已經成為幫助病患重獲健康甚至生命的重要手段! ∫酝,由于某些傳統觀念的影響,響應捐贈號召的民眾尚顯不足。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民眾已認識到這是一件樂于自己,惠于他人的好事。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器官捐贈工作依然面臨著供體不足的局面。據廣州市紅十字會在廣州12個區縣所發放的1300份調查問卷顯示,市民對于捐獻骨髓、遺體、器官的認同率為82%,但愿意捐獻者只占56%。因此,這項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送,由于目前我國尚未出臺統一的器官捐贈法,這給該項工作在法律層面上帶來了一定不便。因此,對于捐獻器官工作的法規支持,也亟待加以落實。 “1:6”的數字在提示大家:這項工作必須大步向前,全面推進。唯有這樣,才能幫助更多痛苦的病患;唯有這樣,才能告慰更多的像金省這樣善良的捐贈者! ∥錆h同濟醫院著名器官移植專家陳忠華教授說,因車禍不治的18歲湖北天門女生金省捐出的5個器官已成功讓6人受惠,金省捐贈的器官不僅創造了我國器官移植史上個體捐獻器官數量最多的紀錄,也創下了受體移植成功數的最高紀錄! 冻於际袌蟆穲蟮,湖北天門的18歲女中學生金省今年9月2日不幸遭遇致命車禍,其父母遵其生前愿望將其器官捐出。金省當時捐出了肝臟、腎臟、角膜等共5個器官。目前,相關6例器官移植手術均告成功,其中一片角膜切割后先后移植給兩位患者! 6日上午,陳忠華教授專程來到天門市,看望了金省的父母,并告知了器官移植的相關狀況:金省的腎臟、肝臟及眼角膜等5個器官使兩位尿毒癥患者、一位肝癌患者及三位失明患者等6人獲得新生或重見光明。陳忠華還代表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院為金省頒發了榮譽證書! £愔胰A介紹,接收器官移植者包括: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21歲荊州籍女尿毒癥患者,一位結婚才一年的29歲宜昌籍男尿毒癥患者及29歲的上海籍男肝癌患者。此外,還有深圳的張某、徐某和豐某等3位失明青年! ∧壳,宜昌籍尿毒癥患者已康復出院,21歲女尿毒癥患者還在武漢同濟醫院休養,其他患者都恢復健康。
一個高尚的人死了他讓五個患者受益
2006年02月13日07:25 杭州網 --------------------------------------------------------------------------------
因病去世的民工陳友余成為深圳市第一例非親緣多器官捐獻者,昨天,他捐出的肝、腎已使3人受益。深圳特區報說,今天,他的眼角膜還能使兩人受益。
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然而讓人遺憾的是,此舉卻是深圳這座有著10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的第一例。 人死如燈滅,與其火化燒掉,不如將有用的器官留給有需要的人。愿今后器官捐獻能成常態。
四川籍民工陳友余今年48歲,因為腦溢血不幸于2月10日去世。昨日在10個小時之內,他捐出的腎臟、肝臟器官被移植到了廣東、湖南3位患者身上。
清晨6時許,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潘教授宣布,一例腎臟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在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位患者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一切順利;下午4點,在湖南衡陽醫學院南華醫院,由飛赴此地的廣醫二院醫生主刀的腎臟移植手術也取得了成功。
這三例器官移植手術所采用的供體器官都來自陳友余。今天,他的眼角膜也將移植給兩名眼疾患者。
陳友余突發腦溢血暈倒后,他的兩個兒子第二天乘坐大巴來到深圳。小兒子陳偉說,他家十分貧困,母親患有風濕性心臟病,臥床10年,父親沒日沒夜地干活。
2月9日,陳友余第二次腦出血,醫生對兄弟倆說:“你父親恐怕不行了!钡诙熘形,一位朋友向兄弟倆建議,老人要走了,不如將他的器官捐獻出來,還能拯救不少人的生命。兄弟倆一商量,馬上拿起電話撥114,與深圳市紅十字會聯系。
由于深圳市沒有陳友余腎臟和肝臟的合適受體,深圳市紅十字會又立刻連線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下午6時,廣州方面傳來消息:廣州有腎臟和肝臟的合適受體,同時,湖南衡陽也有一位合適的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
(都市快報) 腦死亡青年家人決定捐出其眼角膜以及肝臟腎臟
2006年01月01日06:13 北方網
--------------------------------------------------------------------------------
弟弟還那么年輕,還沒看夠這個世界,如果把器官捐給別人,既能救人,又仿佛他還沒離開,可以繼續沒走完的路,再好好看多幾十年這個世界!栀浾吒绺
我孩子不在了,但還能留些東西在世上,幫助其他人,也好!栀浾吣赣H
“這是一個無私的家庭,偉大的家庭!”昨天下午,廣東省中醫院移植中心專家從韶關捧著一份特別的捐贈回到廣州。25歲的韶關青年因車禍腦死亡后,家人一致決定捐出他的眼角膜、腎臟、肝臟,造福他人延續生命。
兒子腦死亡母親無私捐贈
韶關的林先生(化名)結束了他25歲的年輕生命,但是他并沒有從世界上消失。12月26日晚上10點多,林先生在當地逛街,忽然被一輛農用三輪摩托車重撞,人當場昏迷過去,雖然即刻被送往當地醫院,但經過盡力搶救,28日凌晨,醫生還是宣布他已經腦死亡,只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林先生的哥哥仔細考慮后,提出一個令人感動的想法:“弟弟還那么年輕,還沒看夠這個世界,如果把器官捐給別人,既能救人,又仿佛他還沒離開,可以繼續沒走完的路,再好好看多幾十年這個世界!睅孜恍珠L在病房里仔細商量了一個鐘頭,為他們最親愛的弟弟做了這個決定。
怎么向年過半百的雙親啟齒呢?畢竟林先生的父親有腦血栓,媽媽只是個普通的勞動婦女。但是如果要完成捐贈,就必須經過直系親屬的同意。咬咬牙,林先生的哥哥向母親說出了實情,老人家一開始愣住了,呆了幾分鐘才回過神來,并表示愿意捐出兒子的眼角膜。家人圍住母親,等著她的最后決定。雖然林媽媽沒讀過書,卻如此深明大義:“我孩子不在了,但還能留些東西在世上,幫助其他人,也好!弊罱K同意捐出身上有用的器官。
法醫見證下捐出三器官
前日,廣東省中醫院移植中心馬俊杰教授獲知這個消息后,代表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趕到了韶關。他帶來了一份中華醫學會關于器官捐贈的申請書,請家屬確認。當地對此非常慎重,為了確認專家身份以及此舉是否可行,醫院逐級請示了縣市衛生局、省衛生廳,到昨天中午1點才得到肯定答復。
昨天下午2點多,家屬已經簽字同意終止搶救。經過法醫鑒定后,馬教授于昨天下午4點多開始做摘除器官手術。手術大約進行了一個小時,據了解是摘取了眼角膜、腎臟和肝。昨晚大約7點,專家小組匆匆起程,趕回廣州。馬教授表示,他們將迅速對器官進行檢測,確定是否符合移植條件,再考慮下一步的工作。
林先生的家人表示,感謝媒體的關注,希望大家充分尊重他們的隱私,給予安靜寬松的環境。
廣東第二例腦死亡捐贈
馬教授介紹,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副主委陳忠華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動這項工作,目前在全國經過審慎考核,已探索性地審核了6例腦死亡患者器官捐贈。而省中醫院移植中心就是陳忠華教授在華南地區唯一的委托試點機構。廣東省首例腦死亡捐贈發生在去年的11月,捐獻者是一位潮汕人士。馬俊杰強調,腦死亡器官捐贈的審核手續非常嚴格,必須是在自愿、無償的基礎上,直系親屬要反復溝通、簽字確認,并確保不存在器官買賣交易。
小資料:何謂腦死亡
所謂“腦死亡”是指包括腦干在內的全腦技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而幾千年來傳統的死亡標準,是以心跳和呼吸的停止為標志。
隨著醫學的發展,呼吸機和維持心跳血壓藥物的出現,使一些已經出現“腦死亡”的病人仍可借助外力來維持基本的呼吸和心跳,但其實已經沒有搶救的價值。
用于移植的肝、腎臟等器官一般需要在捐獻者心臟停跳前摘取才可用。在傳統的心跳、呼吸停止后再做捐贈,已經不能用于移植了,只能做醫學解剖教學使用。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已約有70個國家對腦死亡立法,但我國目前還沒有。
稿源: 信息時報 編輯: 張亮
|